晨露点滴

父亲

IMG_0798

我父亲爱说:“人在自为“,是他给成语“事在人为”的延伸。

父亲出身于义乌乡村一个非常重视读书的家族。一直到解放后土改,祖先设有“贤田”,贤田里种出来的收获专门用来培养陈家要念书深造的后代,读大学可以享受五亩田的收成。我父亲身薄体弱,生下来就不是种田的料,但从小爱学习,一边放牛一边看书,看书比看牛专心,牛给跑丢了几次,学问可没丢过。村里念完小学前四年,去十华里的镇上念高小,一周步行回家一次。上完小学,去五十华里外的县里上中学,两周步行回家一次。十八岁中学毕业后去乡村当小学教师。那时候他还在长个儿,得站在凳子上才够得着黑板,但这个少年教师一站到黑板前就变成个认真严肃的大人,教过的村子大大小小没有一个村民不尊重他的。那几年里他父母相继去世,他五个兄妹中排行第四,读书数他最行。大哥也是个知书达理的人,支持弟弟继续深造。我父亲考入县里师范学校,又被保送到省府师范学院。体育基础差些,先天不足后天补,每天一早练长跑,硬是拿下了劳卫制一级证书。毕业后被分配到杭州第八中学当数学教师,三年内就升到教导处负责全校学生工作,又备课,又管理,日日夜夜,勤勤恳恳,年年被评为先进工作者,成了市里的劳模, 先后在两个中学任校长。

爸爸从不原地踏步,总是在学新的东西,而且带头创新。文革期间有几年停课,他下班后有时间,自学了不少手艺,木工、泥工、瓦匠、裁缝,学什么会什么。家里吃饭的桌子和凳子都是他一手制作的,我最喜欢他刨木头时的木香味儿。他学做中山装先在纸上裁剪,我旁边瞧得入迷。他专心致志翘着嘴唇给我做件天蓝碎花衬衣,我第一次穿上时散发着他手里的汗味。 他把铁制的煤饼炉当芯子砌了个灶头,加上烟囱,配上瓷砖,既提高节能保热能力,又干净亮堂。 他爬到屋顶上自己开了个天窗,大大改善阁楼孩子卧室的采光度。很快,邻居们也都跟着他砌灶头开天窗。楼里是他第一个把自来水接进家,他动员了左邻右舍,穿墙凿壁,把原来四户拼用的设在走廊里的自来水龙头拉进了家家户户。

父亲想得广看得远,总是赶在时代前面。我考大学时阴差阳错被录取当时很冷门的西班牙语系,那年全国所有外语学院西语系总共才招生二十六个,我懊恼得掉眼泪,他却笑眯眯地安慰我:“按国家这个发展速度,等你毕业了西班牙语会成为热门。”他说得很准,我毕业时西语人才奇缺。我大学第一年暑假回家,他扛回一架打字机,建议我学打字。后来电脑出世,我马上能用十指不看键盘快速操作,就是因为当时学过专业打字。后一年暑假,他拿来一台第一代微型计算机和初学者BASIC程序设计材料,可惜二进位对我脑子来说是对牛弹琴。父亲八十年代初调到市教育局一直从事教学改革,创办了市教科所。他八十年代就在研究并提倡情知性教学,等到九十年代该教学方式得到承认和推广,获得教育成果奖,他已经在这领域作为前辈指导了十来年了。父亲的高瞻远瞩使我一生受益,多年来他一直是我的国内国际时事顾问。我二零一五年因邀去一个世界贸易金融大会作演讲,父亲虽然已退休二十多年,看法和判断力还是遥遥领潮,给我很多启发和引导。

因该说父亲不光做到了“人在自为”,而且一直“自在先为”,思路领先,行动在前,真谓先锋。

Leave a Reply

Fill in your details below or click an icon to log in:

WordPress.com Logo

You are commenting using your WordPress.com account. Log Out /  Change )

Twitter picture

You are commenting using your Twitter account. Log Out /  Change )

Facebook photo

You are commenting using your Facebook account. Log Out /  Change )

Connecting to %s